马来西亚凭借宽松的税收环境和多元化的激励政策,成为东南亚地区极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。2025 年,其税收优惠体系进一步完善,涵盖行业专项扶持、地区发展激励、企业转型支持等多个维度,为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丰富的合规节税选择。
一、行业专项税收优惠
1.制造业:核心产业的多重扶持
制造业作为马来西亚经济支柱,享受最全面的税收激励:
- 新兴工业地位(Pioneer Status):经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(MIDA)批准的高端制造、环保设备等新兴产业企业,可在 5 年内仅对 30% 的法定收入征收企业所得税(实际税率低至 7.2%),大幅降低初期运营成本。
- 投资税务补贴(ITA):5 年内,企业在厂房、设备等方面的合格资本支出可获得 60% 的税务补贴,用于抵消当年 70% 的法定收入,未用完的补贴可结转至后续年度,有效缓解资金压力。
- 再投资补贴(RA):制造业企业将利润用于扩大生产或技术升级时,合格资本支出的 60% 可全额抵消当年法定收入,该政策延续至 2026 年,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动力。
2.数字经济:创新领域的税率红利
为推动数字转型,马来西亚对科技企业推出针对性优惠:
- 数码企业税务优惠计划:经数字经济机构(MDEC)认证,从事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领域的企业,可选择 “知识产权相关收入 0% 税率 + 非知识产权收入 5%-10% 税率”(最长 10 年),或 60%-100% 的投资税务抵免,灵活适配不同业务模式。
- 业务扩展激励:现有数码企业扩大规模时,可享受 15% 的优惠企业所得税(最长 5 年),或 30%-60% 的资本支出抵免,助力企业快速占领市场。
3.集成电路与绿色科技:战略产业的重点倾斜
- 集成电路产业:出口比例不低于总营收 50% 的集成电路设计、测试、封装企业,因出口增长产生的新增收入可享受 70% 所得税减免,仅对 30% 的新增收入征税,强化国际竞争力。
- 绿色科技领域:碳捕集、利用及封存(CCUS)项目企业可二选一:10 年内在合格资本支出中提取 100% 投资税务补贴(抵消 70% 年度收入),或首 5 年所得税全免 + 后续 5 年 12% 税率;企业采购电动车充电装置、家用厨余机等绿色设备,支出可 100% 税前扣除,无金额上限。
二、地区性税收激励
1.经济特区:政策洼地的集聚效应
- 柔佛 - 新加坡经济特区(JS-SEZ):入驻企业首 5 年企业所得税降至 15%,高端人才个人所得税最高 15%(低于居民 30% 的上限),进口生产设备全额免征关税及销售税(有效期至 2030 年),打造跨境产业协作高地。
- 森林城市金融特区(FCSFZ):管理资产≥1000 万林吉特的家族办公室,离岸收入 0% 税率;金融科技、跨境咨询等企业按业务类型适用 0%-5% 企业所得税,特区内专业人员就业收入仅按 15% 征税,吸引全球资本聚集。
2.纳闽国际商业与金融中心(IBFC)
- 从事离岸非贸易业务(如国际控股、跨境咨询)的企业,可选择 3% 的净利润税率或 2 万林吉特固定税(二选一),显著降低跨国运营成本。
- 伊斯兰金融活动(如 sukuk 发行、伊斯兰保险)的免税期延长至 2028 年,涵盖相关手续费及利息收入,强化伊斯兰金融中心地位。
三、综合性激励措施
1.供应链与转型支持
- 供应链弹性激励:跨国企业为培育本地供应商、建设物流冗余发生的合格费用,可连续 3 年享受每年最高 200 万林吉特的双重税收减免(实际支出的 200% 可抵扣应纳税所得额),配套 1 亿林吉特专项基金支持电子、化工等行业升级。
- 自动化与数字化转型:制造业、服务业企业采购机器人、智能生产线等自动化设备,可享受加速折旧(首年折旧 50%,剩余 50% 分 2 年折旧);获认证的智能物流园区,5 年内合格资本支出的 60% 可作为投资税补贴,加速产业智能化进程。
2.教育与人力资源激励
- 教育机构开发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课程的支出,可享受 130% 税前扣除(100% 实际支出 + 30% 加计扣除),推动技能人才培养。
- 雇主为员工提供远程办公设备、带薪照护假的费用,可享 150% 税前扣除,鼓励弹性用工模式,降低人力成本。
注意事项
马来西亚税收优惠需通过 MIDA、MDEC 等主管部门审批,且需满足本地雇佣比例、研发投入等附加条件;部分政策有明确有效期(如再投资补贴至 2026 年),企业需提前规划申请时限。建议结合业务类型与发展规划,选择适配的优惠政策,在合规框架内实现税负优化,充分释放马来西亚市场的投资潜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