展会同期论坛要参加吗?这不是“凑数项”,是参展效果的“放大器”!

2025.11.20 01:51:09

“展位人手够吗?还要分人去听论坛?”“论坛讲的都是空话,不如守着展位接客户实在”——每次大型展会,关于“要不要参加同期论坛”的争论从未停过。不少企业把论坛当成“可有可无的附加品”,甚至觉得是浪费参展成本的“无效社交”。但真正懂参展的企业都清楚:选对并用好同期论坛,能让参展效果从“被动等客”升级为“主动破局”,价值远超想象。今天就彻底说清同期论坛的核心价值,教你靠它把参展效益拉满。

一、先给答案:不仅有必要,更是“低成本增效神器”

否定同期论坛价值的企业,大多陷入了“只看眼前客流”的误区。展会的核心目标是“拓客、树牌、明方向”,而同期论坛恰好能在这三点上形成强力加持,这三个核心价值足以颠覆认知。

1. 精准筛客:帮你提前锁定“高意向决策层”

展会现场人流繁杂,从普通观众到同行探子,想筛选出真正有决策权的采购商、代理商,往往要耗费大量精力。但同期论坛天然具备“精准筛选”功能——愿意花1-2小时坐下来听专业分享的,绝非随意逛展的路人,而是企业负责人、采购总监、技术主管等核心决策人群,他们带着明确的行业认知和合作需求而来。

深圳某电子元件企业的经历很有说服力:去年参加电子展时,他们安排2名销售守展位,负责人带1名核心销售参加“新能源供应链创新论坛”。论坛休息时,仅通过“嘉宾提到的车规级元件标准”这一话题,就结识了3家新能源车企的采购负责人。会后一周内完成技术对接,当月就签订2个小批量订单,而展位3天仅接待了120多名观众,其中高意向客户仅4个。

2. 品牌造势:用“专业发声”替代“硬广推销”

参展想提升品牌影响力,靠发传单、摆展架的“硬广模式”早已过时。同期论坛是低成本建立“专业人设”的最佳场景:若能争取到演讲名额,结合论坛主题分享企业的技术案例(比如“我们如何通过XX技术解决行业痛点”),比10个展位的曝光都有效;即便作为听众,也能靠“深度参与”刷存在感。

比如在一场跨境电商论坛上,有企业负责人在提问环节问道:“我们专注东南亚本土仓配,发现很多卖家受限于退换货效率,想请教嘉宾,从物流端如何助力卖家提升用户复购?”这个问题既体现了企业的业务优势,又切中行业痛点,当场就有3位卖家主动交换联系方式。这种“专业背书”带来的品牌信任度,是硬广无法比拟的。

3. 趋势洞察:为企业找对“发力方向”

展会是市场的“风向标”,而同期论坛就是“风向标解读会”。论坛嘉宾多为行业专家、头部企业高管或政策解读人,分享内容涵盖技术革新、政策导向、消费需求变化等关键信息,这些都是企业调整战略的“导航灯”。

浙江某户外用品企业在上海户外展期间,参加了“露营经济新趋势论坛”,从嘉宾分享中得知“轻量化、智能化露营装备”增速超50%,且女性用户占比提升至42%。展会结束后,他们立即调整产品研发方向,3个月后推出的轻量化智能帐篷,在经销商大会上签约量同比提升60%。这种基于精准信息的决策,正是论坛的核心价值。

展会同期论坛要参加吗?这不是“凑数项”,是参展效果的“放大器”!

二、避坑指南:3步让论坛参与“不做无用功”

不是所有论坛都值得参加,盲目跟风只会浪费人力物力。掌握“筛选-准备-执行”三步法,才能让价值最大化。

1. 精准筛选:盯紧“三个匹配”

优先选“主题匹配”的论坛(比如做家居的重点看“智能家居趋势”)、“嘉宾匹配”的论坛(有头部企业高管、权威专家的含金量更高)、“受众匹配”的论坛(明确是采购商、代理商还是技术人员)。提前3天在展会官网下载议程,用表格列出备选清单,标注核心价值点,避免现场临时决策。

2. 提前备战:带着“目标”和“工具”去

拓客目标:准备“精简版名片”(突出核心业务+合作优势)、1页企业案例手册;学习目标:提前梳理企业痛点,准备3个针对性问题;品牌目标:打磨1分钟“电梯演讲”(比如“我们是做XX的,帮XX行业客户解决了XX问题”)。同时提前添加主办方或嘉宾微信,备注“参会观众+企业名称”,降低现场沟通门槛。

3. 现场执行:“听-问-联”三线并行

听:重点记录数据、案例和趋势判断,标注与自身业务相关的内容;问:互动环节提“专业问题+隐性展示”的问题(如“我们做XX产品时遇到XX难题,想请教嘉宾如何解决”);联:休息时用“论坛观点”破冰(如“刚才嘉宾说的XX趋势,您觉得对我们行业影响大吗?”),避免直接推销,加微信后立即备注“企业+职位+核心需求”。

展会同期论坛要参加吗?这不是“凑数项”,是参展效果的“放大器”!

三、关键平衡术:参会与守展“两不误”

担心参会导致展位漏客?这三个技巧可实现双赢:

1. 人员分工:分“留守组”和“参会组”,留守组由资深销售带队,负责客户登记和初步对接;参会组由负责人或核心销售组成,聚焦高价值资源挖掘。

2. 时间错配:避开展位人流高峰(上午10-12点、下午2-4点),选择中午或闭展前1小时参会,减少客户流失。

3. 即时同步:建临时工作群,参会组实时分享论坛干货和客户信息,留守组同步展位客户动态,确保信息互通。

最后想说,参展的本质是“高效链接资源”,而同期论坛就是链接高价值资源的“快捷键”。与其守着展位被动等客,不如主动走进论坛,用专业链接商机,这才是参展的“高阶玩法”。下次展会,别再错过那些藏着商机的论坛了!

公众号
公众号
公众号
官方客服
官方客服
官方客服
回到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