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企业在东南亚参展时,都把重心放在了前期搭建和现场运营上,却忽略了撤展环节的“隐形雷区”——有的在新加坡EXPO因超时2小时被罚款800新元;有的在泰国IMPACT展馆因未按时清理垃圾,导致押金全额被扣。其实撤展的时间限制和罚款规则在东南亚各国差异极大,今天就拆解核心要求,附分国细则和实操技巧,帮你顺利收尾不踩坑。
首先明确一个核心原则:东南亚所有正规展会都有严格的撤展时间限制,且采用“窗口期+精准时段”双重管控,逾期撤展必然面临罚款,部分展馆还会限制后续参展资格。
从通用流程来看,撤展时间通常由主办方提前1-2周在《参展手册》中明确,分为三个关键时段:一是“入场筹备期”,多在展会闭馆后1-2小时开放,仅允许搭建商进场做准备;二是“核心撤展期”,这是主要工作时段,标准展位一般给4-6小时,特装展位因结构复杂,会根据面积分配8-24小时;三是“清场截止期”,所有人员、材料、垃圾必须全部离场,展馆会封锁场地进行检查。
罚款规则也有通用逻辑:多采用“基础罚款+超时叠加”模式,基础罚款多为100-500美元/小时,超时超过4小时后,罚款金额会翻倍;若因逾期导致展馆后续活动延误,还需承担额外赔偿金。此外,垃圾清理不彻底、结构拆除残留等问题,会被视为“未完成撤展”,同样按超时处理。
东南亚各国展馆的撤展规则受展馆容量、人力成本等因素影响,差异显著,以下五大核心市场需重点关注:
新加坡EXPO、Marina Bay Sands等展馆以“严苛”闻名,撤展时间精确到分钟。标准展位闭馆后4小时内必须清场,特装展位根据结构复杂程度分配8-16小时,且需提前提交《撤展安全方案》。
罚款规则堪称“东南亚之最”:超时1小时内罚款800新元,之后每增加30分钟追加400新元;若遗留结构部件或垃圾,除罚款外,还会从押金中扣除2000-5000新元的清洁费。去年有中企因特装展架拆除耗时超3小时,累计罚款2000新元,相当于展会搭建成本的15%。
曼谷IMPACT、BITEC等主流展馆,撤展时间相对宽松:标准展位闭馆后6小时内清场,特装展位可申请延长至12小时,但需提前2天报备。
罚款按“时段阶梯”收取:超时1-3小时,每小时罚款1000泰铢;超时3-6小时,每小时2000泰铢;超时6小时以上,直接扣除全额押金(通常为5000-10000泰铢)。特别注意,泰国展馆对垃圾分类要求严格,木质、金属、塑料垃圾需分开堆放,未分类会额外罚款500泰铢。
KLCC、MITEC展馆的撤展时间分“常规展”和“大促展”两类:常规展标准展位5小时清场,特装展位10小时;大促展(如黑五电商展)因人流大,撤展时间压缩至标准展位3小时、特装展位8小时。
罚款金额适中:超时每小时罚款300马币,但若提前1天向展馆提交《延期申请》并说明理由(如设备故障),可获得2小时宽限期,且宽限期内不罚款。
越南河内国际会展中心、印尼雅加达会议中心的撤展时间较为灵活,标准展位可在闭馆后6小时内完成,特装展位最长可申请24小时。罚款金额是东南亚最低的,超时每小时仅50-100美元。
但需注意,这两个国家的展馆对“场地复原”要求极高,地面不能有胶渍、墙面不能有钉孔,若未达标,会扣除50%押金作为修复费,远超超时罚款。

1. 提前规划撤展流程:特装展位提前3天制定《撤展时间表》,明确拆除顺序、材料搬运路线、垃圾清理责任,建议搭配本地搭建商,他们熟悉展馆动线,效率比国内团队高30%;
2. 预留缓冲时间:按“规定时间-2小时”设定内部截止时间,比如要求6小时完成,内部目标定4小时,应对突发情况;
3. 垃圾提前分类:在撤展前1天,将可回收材料(如金属展架)和不可回收垃圾分开打包,标注清晰,避免现场混乱;
4. 善用宽限期:提前了解展馆是否有宽限期政策,如马来西亚的2小时宽限期,关键时刻能救场;
5. 现场留人验收:撤展完成后,务必请展馆工作人员到现场验收,签署《撤展确认单》,避免后续因“遗留问题”被追溯罚款。
东南亚撤展的核心是“提前规划+精准适配本地规则”,把撤展环节和搭建、运营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,才能让整个展会项目完美收尾。如果需要某一展馆的《撤展手册》模板,或本地撤展团队推荐,都可以告诉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