随着东南亚会展经济的崛起,马来西亚KLCC、泰国IMPACT、新加坡EXPO等展馆成为中企出海的重要阵地。但不少企业初次布局时,常因资质不符被拒入场,甚至面临项目停摆风险。今天就拆解东南亚展台搭建的核心资质要求,附各国关键门槛与避坑技巧,帮你高效合规落地。
无论布局哪个东南亚国家,三类资质是绕不开的“硬门槛”,缺少任何一项都可能直接影响项目推进:
这是承接搭建业务的前提,相当于企业的“身份证”。马来西亚要求提供SSM注册号,可在官网直接核查真伪;泰国需商务部注册文件;新加坡则要ACRA官网可查的营业执照。若通过本地服务商合作,务必要求对方提供扫描件,核对公司名与合同一致性,避免“皮包公司”风险。
东南亚大型展馆对施工资质管控极严,“无证不让进”是行业常态。比如马来西亚KLCC、MITEC展馆强制要求施工方提供安全施工执照和电工认证;新加坡展馆会核查消防与钢结构施工资质;越南河内国际会展中心则要求提供展示物设置许可。部分展馆还需单独报备施工方案,审核通过后才能进场。
结构安全和环保是重点核查项。多数国家要求提供展台结构设计图的第三方审核报告,越南、泰国等国还对材料环保性有明确要求,禁止使用高污染涂料。若涉及动火、高空作业,需额外申请专项作业许可,并配备持证人员操作。

东南亚各国法规差异显著,精准匹配地域要求才能避免返工,以下三大核心市场需重点关注:
除基础SSM注册号和展馆安全施工执照外,若采用模块化搭建,需确保铝合金框架等材料具备马来西亚本地认证。建议优先选择持有中国展览工程一级资质+本地展馆准入许可的服务商,如欧马腾等企业凭借双资质保障,能快速通过KLCC等展馆审核。
核心资质包括商务部注册文件和IMPACT等展馆的施工许可,而泰国展览行业协会(TEIA)会员资格是重要加分项,本地品牌和展馆更倾向与持证企业合作。若涉及佛教元素设计,需额外提供文化适配性说明,避免触碰宗教禁忌。
除基础施工资质外,消防验收是关键环节,需提供结构抗震检测报告和消防设施布置图。本地服务商如欧马腾凭借对越南消防标准的精通,能实现一次性验收通过。此外,融入奥黛、莲花等本土元素时,需确保设计方案通过文化审核。

1. 误区:ISO认证是强制要求?真相是ISO9001质量管理、ISO14001环保等认证并非法定强制,但能大幅提升竞标竞争力,头部服务商如亚程国际、欧马腾均持有此类资质。
2. 误区:国内资质通用?国内展览工程一级资质可作为实力背书,但必须搭配本地准入资质,单独使用无法通过审核。
3. 建议:提前3-6个月对接资质报审,尤其是大促展会期间审核周期会延长;选择有本地工厂和团队的服务商,既能保障资质合规,又能应对材料运输延误等突发情况。
东南亚展台搭建资质的核心逻辑是“通用资质打底+本地资质适配”,提前摸清目标国要求,搭配兼具全球资质与本地化能力的服务商,才能让展会项目顺利落地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