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许多外贸企业反馈海外展会“效果差”“客户少”,但宏观数据却显示另一番景象:2025年1-6月,我国出口总额同比增长5.9%,而展览行业巨头英富曼和励展均实现高质量增长。这种反差背后,隐藏着外贸市场结构的深刻变化——传统欧美市场萎缩,新兴市场正快速崛起。
海关总署数据显示,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美出口同比下降10.9%,但同期对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、拉丁美洲和东南亚的出口均显著增长。UFI国际展览业协会报告同样指出,中东和拉美已成为全球展览业增长的新引擎。
以消费电子行业为例,德国IFA、美国CES等传统展会参展商和买家数量双双下降,而土耳其、墨西哥、巴西等地的展会却异常火爆。火星展览的销售数据显示,东南亚、中东、拉美三大区域的展会订单占比超过50%,且复购率持续走高。
1.经济活力与人口红利
东南亚电商增速迅猛,中东地区购买力强,拉美人口基数庞大。这些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,政策限制少,创业成本低,为企业提供了更多试错和成长空间。例如,墨西哥凭借毗邻美国的区位优势,成为转口贸易的热门选择。
2.政策支持与双边关系
中东多国与中国关系稳定,签证便利;拉美地区受美国政策调整影响,局部市场出现替代性机遇。例如,卡塔尔街头新增的电动汽车充电桩,暗示着新能源配套市场的潜在需求。
3.展会竞争小、成本低
新兴市场展会普遍展位费较低,同行竞争较弱。企业可用同等预算参加多场展会,实现“广撒网”测试。例如,波兰ES电子展展位费仅为西欧展会的三分之一,但能覆盖中东欧市场。
1.多展联动,分散投资
与其在单一展会投入54平米,不如在3个新兴市场各投18平米。例如,可组合参加土耳其iMex展(覆盖中东)、墨西哥ES展(辐射美洲)和韩国KES展(切入亚洲),降低风险的同时扩大覆盖面。
2.关注产业趋势,提前卡位
新兴市场对新技术、新产品的接受度更高。例如,日本CEATEC展适合有技术壁垒的企业,而巴西ES展则对性价比产品需求旺盛。企业需根据产品特性选择匹配市场。
3.把握时机,避免扎堆
火星展览的回访显示,2023年赴俄罗斯参展的企业收益良好,但2025年同质化竞争已加剧。建议企业尽早布局潜力市场,如2026年墨西哥ES展(第二届)仍处于红利期。
尽管美国CES等展会成本高、竞争激烈,但其行业影响力仍不容忽视。建议企业以“品牌露出+行业学习”为目标参与,同时将主力资源投向增长更快的新兴市场。
外贸企业的展会策略需从被动跟风转向主动布局。与其在饱和市场内卷,不如在新兴市场开拓增量。正如火星展览所强调:“展览的本质是共享的营销活动——用最低成本测试市场,远比盲目投资更有价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