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中越贸易的老板们,是否常在物流环节被“隐形费用”暗算?说好的每吨1500元陆运费,到头来却冒出各种操作费、加急费,总费用竟比预算高出30%!
更无奈的是,货物到了越南关口,不良物流商才坐地起价,让人进退两难。其实,避开这些陷阱的关键在于选对专线并掌握核查方法。本文将结合2025年最新情况,为您献上一份实用的避坑指南。
在2025年的越南物流中,隐形费用通常藏在流程缝隙里,主要有以下三类:
1. 报价漏项:只报基础费,隐藏关键环节费用
部分物流商采用“分段式模糊报价”。例如,陆运只报“国内运输费”,对友谊关报关费、越南境内配送费等只字不提;海运只报“海运费”,刻意遗漏港口操作费、清关杂费等。待货物运抵关键节点,便以“需另行支付”为由要求补款,否则货物滞留。
2. 临时加价:借“特殊情况”巧立名目
常见借口有三:一是“海关严查,要加查验费”,实则合规货物查验本无需额外付费;二是“越南政策变化,需加备案费”,但2025年清关政策明确,合规专线应提前核算成本;三是“货物超宽/超重,需加装卸费”,若发货前尺寸报准,本可避免。
3. 模糊收费:用“打包价”掩盖细节
有的物流商抛出“一口价”,问及明细则含糊其辞。结算时却发现,本属基础服务的“文件处理费”、“信息追踪费”等被拆分出来额外收费,实质是将成本隐形化。
避开隐形费用不能靠运气,只需遵循以下三步核查,就能选中透明专线。
第一步:索要“费用明细单”,核查三项关键内容
无论何种运输方式,都务必要求物流商提供清晰的《费用明细单》,重点核查三大环节费用是否列全:
国内环节:上门提货费、国内运输费、港口/机场操作费。
跨境环节:主运费、两国报关费、越南关税(若双清包税需注明“包含”)。
越南环节:清关后配送费、卸货协助费。任何一项缺失都可能埋下隐患。
第二步:审阅合同条款,盯紧“两个承诺”
不能只签报价单,必须签订正式运输合同,并确保包含以下条款:
杜绝隐性费用条款:明确“合同费用已涵盖明细单全部项目,除客户自身原因外,不得追加任何费用”。
费用调整提前沟通条款:规定如遇不可抗力需调价,物流商须提前3个工作日书面通知并获客户确认,严禁单方面加价。缺少这些条款,维权将十分困难。
第三步:确认“服务范围”,避免边界模糊
许多纠纷源于服务边界不清。务必提前书面确认:
国内提货:是否包含“车间装货”还是只到“工厂门口”。
越南配送:是否送达“最终仓库地址”,避免产生“偏远费”。
文件协助:如办理RCEP原产地证,是“免费协助”还是另收代办费。所有承诺最好白纸黑字写在服务确认单上。
除了费用透明,做好以下两件事能进一步保障物流顺畅。
1. 选择专线,优先考察“两个资质”
越南本土自持专业团队:选择在河内、胡志明等关键城市拥有自有清关和配送团队的物流商,能减少中间代理环节,从根本上降低隐形费用风险。
具备2025年合规备案资质:要求物流商提供越南海关认可的清关资质证明,特别是在RCEP框架下的合规报关能力,避免因资质问题导致海关罚款并被转嫁。
2. 发货后,紧盯“三个节点”
装货节点:要求提供装货照片和最终费用确认单,核查有无额外装货费。
清关节点:要求每日同步清关进度。如遇“查验费”,必须索要海关出具的正式《查验通知书》核实(正规查验费直接交海关,物流商不代收)。
配送节点:确认配送地址与约定一致,如有变动需提前24小时沟通确认费用,防止因“地址偏远”被加价。
结语
在中越贸易中,一份透明、可靠的物流方案是业务顺畅的基石。希望这份指南能助您擦亮双眼,避开陷阱,让每一分物流费用都花得明明白白!